商会动态

【邵商十年征文】希望我们永远热泪盈眶 ——写在长沙邵商十周年
2017-10-10 尹量 长沙市邵阳商会

2017年的国庆像现在正坐着高铁的欢乐乘客,呼啸而来。

 

这和2007年9月26日成立的长沙市邵阳商会,距离有整整十年。

 

十年,可以见证一个流鼻涕的小姑娘,长成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漂亮美眉;也可以见证一个默默无闻的商会,成为一个改变了很多人成长和命运轨迹的平台。而我,很幸运地成为了其中之一。

 

美国作家凯鲁亚克在小说《在路上》中写道:“ever youngful ,ever weeping”,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很激动,我想起崔健在草莓音乐节上曾大声质问着台下的听众:你还有梦吗?

 

有些死忠趴在台下热泪盈眶的喊着:我们有梦!

 

对于长沙邵商的平台,那就是我们一起放飞梦想的平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像是歌手,像是伴奏,像是观众,也像是幕后工作人员。

 

这十年的青春,就像是属于我们一起的摇滚。

十年来,我们一起把酒言欢,一起呐喊歌唱。

十年来,我们一起经历彷徨,一起共享荣光。

 

这样的感觉,就是此刻的我们:在创业的路上,在这个舞台之上,我们永远年轻,我们永远热烈盈眶。

 

9月25日的晚间,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明确了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对于企业家来说,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而这个意见的到来,恰好与我们邵商成立十年的日子冥冥契合。

 

这是否在告诉我们,曾经的过去已去,美好的未来已来?

 

商界的思想家冯仑说,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下一个十年,面对理想和现实,我们该何去何从?

 

毋庸置疑,下一个十年,一定属于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们。

 

那么,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我们不妨遵循魏源先生教导:睁眼看世界。一起来看看,世界上一些优秀民族的企业家精神是怎样?


邵商,常常被称作“湖南的犹太人”,我们首先看看世界经商最牛的犹太人的企业家精神:

 

1、知识比金钱重要,智慧比知识更重要。

如果拿知识和金钱相比,犹太人会认为知识更重要。在流动住居的恶劣环境下,犹太人从来不曾忽视教育,而是将其列为第一位的事情。有了丰富的知识还只是一个起步。犹太人还有一句名言:不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人只是背着许多书的驴子。犹太人更加注重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智慧运用到生活上,从而将自己的智慧升华为实际的价值。


2、借助别人的力量来成就自己的梦想

“没有能力买鞋子时,可以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犹太人的商业圣经《塔木德》箴言。“用好自己的资本,善用别人的资本,用活今天的资本,巧用明天的资本”,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很多犹太商人甚至在“负”资本中发展起来,他们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创造了无中生有的创富神话。


3、身处逆境,奋发图强

逆境对犹太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他们却始终没有在逆境中沉沦,而是在逆境中奋发图强、永不气馁,不但使犹太民族生生不息,还在逆境中成就了无数的奇迹。


4、 赚钱诚可贵,诚信价更高

在犹太人的经商法则中诚信向来是被认定为重中之重的,他们在实际的商业活动中也一直坚守着诚信为本。犹太人有一句格言:鱼离开水就会死亡,人没有礼仪便无法生存,而不讲诚信则会受炼狱之罚。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当下最强大的美利坚民族的企业家精神。
 

1、冒险是企业家精神的天性

在美国3M公司有一个很有价值的口号:“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和无数个青蛙接吻。”“接吻青蛙”常常意味着冒险与失败,但是“如果你不想犯错误,那么什么也别干”。没有甘冒风险和承担风险的魄力,就不可能成为企业家。


2、尊重个性的发展

美国的文化中比较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个人的野心。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往往特别把自己当回事,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


3、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

一个人为了他的事业才生存,而不是为了他的生存才经营事业。

美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企业家精神受新教伦理的影响很大。货币只是成功的标志之一,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才是企业家的“顶峰体验”和不竭动力。


4、对失败的宽容甚至鼓励

对每个成功的美国企业家来说,他们大多都努力过、失败过。但美国的整体文化,对这些失败格外宽容。不少企业家经过不断努力和失败,最后获得成功。


第三,我们看看隔壁邻居日本的企业家精神。


1、世俗的业务,就是宗教的修行

像马丁·路德的新教伦理一样,在日本,林木正三的禅宗伦理认为,世俗的业务就是宗教的修行。这就轻轻地赦免了企业家的贪婪罪,为经商、致富罩上一圈神圣的灵光,消除了企业家们的精神障碍。


2、民族主义、家长式和反个人主义的精神气质

早期日本的企业家,很多是从武士演变过来的,企业家精神也受武士道精神的影响。正如森岛通夫讲的,企业主实质上也没有完全把企业看成是自己的私人财产,个人主义一直没有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文化,这其实也是深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的结果。因此,日本的企业家,一般都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国家意识


3、把99.99%的精力用在0.01%的产品提升上

日本的企业家骨子里追求自己制造产品的完美品质,为达到在同行和客户眼里的美誉,而不惜把99.99%的精力用在0.01%的产品提升上,真正做到精益求精。日本公司老板一般不会整天待在办公室里,而是经常身穿工作服在生产第一线解决问题。


4、以子承父业为荣

日本为什么有2.2万家百年以上企业,而中国只有5家呢?在中国人的概念中,如果一家子,爷爷是开拉面店的,儿子是必须考上大学当干部,而生下的孙子如果不去海外留学,那就是“没出息”。“继承家业”往往被理解成“继承官业”、“继承富业”,而不是继承技艺。而在日本,百年企业的子孙都以家业的历史与祖传技艺为荣,并代代相传。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那个经常被笑话是阿三的印度。


1、“抱团”——“印度人帮印度人”

在美国硅谷,印度人比华人更成功。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因素是“抱团”——“印度人帮印度人”让硅谷在过去20年间成就了无数印度式传奇。


2、多元文化造就了“超强的适应能力”

《华尔街日报》网站称,印度种族、语言众多,成长在如此多元化的氛围中,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在远离家乡后更快速地融入新环境,也可以让他们更自如地去生活与奋斗。


3、信仰要求他们远离一切世俗的牵挂,包括工资待遇

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具备强大的信念和内心的成熟度。在寻求信念支持时,多数印度企业家都会转向自身的文化传统。如纺织品公司Fashion International的CEO克里斯蒂安 法布尔是一位印度教苦行圣人。尽管Fashion International每年为Kenzo、Lee Cooper和Galeries Lafayette这样的品牌生产价值1亿美元的服装,法布尔自己却只领每月200美元的工资,并且没有任何股票或期权。


4、对民族和国家的感情

在印度背景中,成功的企业领袖对普罗大众有更多的责任感。统计显示,有相当多的印度企业家是出于对民族或者国家的情感走上商业道路的。在寻求激励的时候,印度企业家也更喜欢用本土的企业家成功故事,而不是那些世界知名的成功人士来激励自己。在Synovate对企业家的调查中,唯一榜上有名的外国榜样是——沃伦 巴菲特。


看了这么多,各民族的企业家精神各有千秋和特色。不过,家乡老前辈魏源先生还是那句话管用,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些优秀的理念和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崇拜外人,而忘记了我们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底蕴。


就是那种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那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态;那种“家”、“国”一体的观念;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那种为民族大义可以舍生忘死、杀身成仁的气度。


而这些民族的精气神,一直深藏在我们邵阳人的内心深处。假以时日,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将和外界融合,迸发出更强大的力量。


因为,我们现在有一个伟大的平台,有一群亲爱的伙伴;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梦想、有激情、有行动、有担当的四有青年。我们将会在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经历磨难,一起再创辉煌。


当然,这所有这一切都只是事业的梦想。除了事业,我们还有家庭,还有生活,还有诗和远方。


对于生活,希望我们年岁见长的同时,心态却是越来越年轻。


能越来越成熟,而不是越来越世故。哭就尽情尽兴,笑就仰天长嚎。


因为年轻心态,可以更简单,我们才能成为最真实最可爱的自己。


王小波说,好看的皮囊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


一辈子很长,我们就要选择跟有趣的人在一起。


而有趣的人一般都会希望:我们永远年轻,我们永远热泪盈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