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平台

如何利用清明时间做好家乡的招商引资工作
2025-03-31 曾晗叶 长沙市邵阳商会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许多在外游子也在陆续返程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不仅是缅怀先人、踏青出游的时节,也是加强人际交往、促进家乡发展的良好契机。对于家乡的招商引资工作而言,清明节期间各县市政府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以期吸引更多的投资,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一、结合文化场景,举办特色招商活动

1. “乡情恳谈会”

   目标人群:利用清明节返乡的企业家、在外成功人士。

   活动形式:组织小型座谈会或茶叙,结合地方文化(如清明青团制作体验、传统手工艺展示),在轻松氛围中介绍当地产业政策、重点项目。

   关键点:突出“家乡发展需要您”的情感共鸣,提供一对一对接服务。


2. 产业园区“开放日”

   邀请返乡企业家参观当地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展示基础设施、营商环境,重点介绍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

   配套清明节特色活动(如园区植树纪念),增强参与感。


二、借力文旅流量,推广地方投资环境

1. “文化+招商”主题宣传

   在清明文旅活动中嵌入招商元素。例如:

   在景区设置展板介绍当地特色产业(如茶叶产区可结合清明采茶节推广农业深加工项目)。

     利用祭祖大典等活动邀请客商,同步举办投资说明会。


2. 打造“体验式招商”

   为潜在投资者设计“清明踏青考察路线”,涵盖自然风光、产业基地(如生态农业园、新能源项目),直观展示地方资源禀赋。


三、数字化精准触达

1. 线上乡贤数据库

   提前建立在外企业家数据库,清明节前通过短信、微信推送定制化招商信息(如:“家乡新规划邀您共建——XX产业园区诚邀投资”)。


2. 短视频营销

   制作“清明返乡看变化”系列短视频,展示交通升级、新建厂房、企业案例,通过抖音、视频号传播,吸引关注。


3. 一对一服务

为有意向投资的客商提供线上精准一对一的贴心服务,解答他们在投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通过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让投资者感受到家乡的诚意和热情,从而提高投资意愿。



四、情感纽带与长期维系

1. “家族企业”对接

   针对家族企业返乡祭祖的特点,协助对接本地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如为服装企业推荐本地纺织配套企业)。


2. 设立“乡贤荣誉榜”

   在地方媒体宣传回乡投资案例,树立榜样,强化“投资家乡、光耀宗族”的荣誉感。


五、后续跟进关键点

1. 节后快速响应

   清明节后一周内回访潜在投资者,提供详细项目书,安排二次考察。

2. 政策礼包

   推出“清明返乡投资专属优惠”,如土地租金减免、审批绿色通道等限时政策。

3.建立清明招商专项评估机制:

短期指标:客商接触量、意向协议金额;中期跟踪:半年内项目落地率;长期价值:返乡投资者口碑传播效应。



注意事项




1.尊重文化传统:避免在扫墓高峰时段安排商务活动,可选择午后或晚间。招商物料设计应避免使用红色等喜庆元素,可采用青绿色系契合清明氛围;商务餐饮安排建议以地方特色素食为主,体现文化尊重。

2.差异化定位:突出地方独特优势(如劳动力成本、区位交通、资源禀赋),避免泛泛而谈。


通过将招商工作融入清明节的“情感联结”与“人流聚集”特性,既能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又能高效触达目标客群,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