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10日,长沙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长沙人民会堂召开。会议期间,来自长沙市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们齐聚一堂,他们承载着市民的殷切期望与深切信任,齐聚于此共商长沙发展的长远大计,一同描绘星城未来的美好蓝图。
长沙市邵阳商会执行会长、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辰波控股集团董事长聂志强在日常观察与调研中留意到,近年来,长沙市的经济社会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据市交警支队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长沙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00.72万辆。随着车辆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一系列交通问题接踵而至,诸如车辆行驶速度过快、道路交通流量急剧增大,交通事故频发等状况愈发突出,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以及由此导致的死亡率也随之成为社会各界广泛聚焦的热点难点问题。
面对这一严峻态势,为了有效改善交通安全现状,实现交通安全形势的根本性好转,聂志强代表提出《以科技法治深度融合提升交通安全的建议》。
长沙市邵阳商会执行会长、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辰波控股集团董事长聂志强
01
问题和原因分析
1.交通安全设施成效不尽人意。当前,除高速公路及新建的城市道路外,国省县道、老区街道及农村公路多为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加宽改建。随着机动车辆数量的激增、交通流量的持续增大以及车速变化等因素影响,弯道、长上下坡、交叉口、穿村过镇、城市斑马线等关键路段存有大量安全隐患。就此,相关管理部门进行了一些道路安全“顽瘴痼疾”治理措施,如增设信号灯进行管控,施划标线、设置标志、建设隔离设施、安装减速带、设置警示桩等基础设施治理,但此类路段交通事故发生率及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2.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大有可为。据调研,当前部分县市区已成功应用车路协同安全预警系统等科技成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整体覆盖范围十分有限。长沙县2018年至2022年期间,在事故频发路段试点安装了车路协同安全预警系统,经过五年的试点治理,全县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显著下降,由三位数降至两位数。2024年长沙县实施89处、市公路部门在319国道长沙段28处事故高发路段实施安全预警系统治理后,至今未发生一起交通事故。2024年市交警支队共试点实施了6套车路协同(行人过街)安全预警系统,相关点位未发生亡人事故,同比交通事故率下降了90%以上。
3.公众安全意识认知不足。市民对新型交通安全科技设备的认知和了解不足,部分驾驶员和行人在面对交通标识及预警系统的提示预警时,不能正确理解其含义从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此外,现有交通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较为陈旧,未能与时俱进地将科技知识与法治观念充分融入其中,要引导公民必要的安全防范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预防交通事故发生。
4.科技与法治融合亟待完善。在交通安全保障工作中,科技手段与法治管理尚未形成有机整体,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相关部门在制定交通政策、规划交通设施建设时,对科技与法治协同效应的考量尚显不足,导致科技成果难以在法治框架下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同时法治手段也未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和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02
相关建议
1.深化科技创新应用与协同治理。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推进“警保合作”、“警电合作”等新型合作模式,加速推进车路协同安全预警系统在全市主要道路的全面覆盖,特别是在学校、居民区、商业综合体、弯道、长上下坡、交叉口、斑马线等重点路段,确保安全无死角。同时,构建统一的智能交通管理平台,整合各类科技预警信息的数据资源,打破信息孤岛,实现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与协同运作,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交通流量、车速、路况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预测,提前精准发布预警信息,引导车辆和行人安全出行,有效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2.加强交通法规建设与执法监督。对现行交通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明确各类新型交通技术设备的使用规范和管理要求,细化对破坏、干扰科技预警系统正常运行以及违反交通信号指示等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提高违法成本;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配备先进的执法装备,利用电子警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扩大执法覆盖面,增强执法威慑力;建立常态化的执法监督机制,对执法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和考核,确保执法公正、严格、规范,切实维护交通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3.推进公众安全教育与技能培训。创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社区宣传阵地等渠道,广泛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普及活动,重点加强对车路协同安全预警系统等科技设备使用方法的宣传和讲解,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日常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和应急演练,传授安全出行技能和应急处置方法,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引导市民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积极配合科技预警系统的引导,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4.构建科技与法治深度融合长效机制。组建涵盖交通、交警、科技、公安、司法、应急、工信等部门的科技法治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统筹协调全市交通安全领域的科技应用与法治建设工作。拟定科技赋能与法治管理相结合的实施规划和行动计划,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协作机制,完善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工作会商等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强化科技成果在交通法治实践中应用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优化政策措施,确保科技与法治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支撑。塑造我市智能交通管理“现代化、智能化、网联化、便民化”的新形象、新品牌,助力长沙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END 编辑 | 陈 蕊 来源 | 聂志强 一审 | 陈 蕊 二审 | 徐巧平 终审 | 刘 毅 欢迎关注·长沙市邵阳商会·官方公众号 AAAAA级社会组织 全国“四好”商会 湖南省“四好”商会 湖南省首批示范社会组织 优秀异地邵阳商会一等奖 长沙市“四好”商会 长沙市商协会优秀创新案例 长沙市网络文明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