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为我国教育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描绘了一幅清晰的发展蓝图。“双减”工作体现了党中央对学生学业负担的宏观调整以及加大对校外培训尤其是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治理决心,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庞杂、情况复杂的系统工程。
近年来,从学生到老师、从家庭到社会,虽然“双减”政策落实过程中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性提升,课后服务体系全面建立,服务效果较好;学生作业负担和培训负担明显减轻;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情况也明显好转,但是其面临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长沙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邵商优秀代表、湖南省曾氏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侯军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在两会上,曾侯军提出《关于提升后“双减”时代中小学教育美誉度的建议》。
长沙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邵商优秀代表、湖南省曾氏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侯军
现状与问题:
具体建议: (一)秉持开放式教学观念,持续深化教学改革。 发挥教育主管部门作用,牵头并带领各中小学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探讨课堂教学新模式,提供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定素质教育、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方向。保证学习活动、评价任务与教学目标一致性,确保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前置知识精准定标,尝试自学初探新知,精讲检测拓展延伸,实现课堂教学模式重构。围绕学校学生核心素养个性化表达,提供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增强课后服务供给,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科学设计作业、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 加大加强各中小学校之间联系合作的力度,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坚持核心素养导向,重视学生创新精神、核心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作业设计过程化、弹性化、情景化和限度性。探索设计个性化作业、分层作业和智慧作业,杜绝重复作业、无效作业和惩罚性作业。有效提升作业质量,健全作业反馈机制,真正实现作业减负前提下提质增效的目标。弱化作业反馈的评比和竞争色彩,侧重考察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积极学习态度的养成。 (三)制定科学的课后服务体系、健全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1、尽快出台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与细则,健全课后服务体制机制,完善课后服务配套政策,使课后服务有规可循、有规可依。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应着重避免以语、数、外辅导为主,严防中小学课后服务变为校外培训的“替代品”,重视学生素提升和兴趣培养,推动课后服务均衡发展,为中小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 2、健全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建立课后服务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估制度,注重课后服务学生安全保障。动态调整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系统设计和开发课后服务课程,引进社会力量和家庭力量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优化优质课后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 (四)保障教师权益,提升教师待遇。 1、保证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的权益,积极推进教师轮岗交流,合理配置课后服务教师资源,尽快解决课后服务师资短缺问题,提高课后服务教师专业水平,保证课后服务师资优化配置,为“双减”政策落地提供稳定的师资。 2、提升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给予乡村教师和课后服务教师激励政策,健全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给予教师综合性奖励。关注轮岗教师的真实想法和合理诉求,注重教师轮岗遴选方式的科学性,完善轮岗教师配置方式,保障轮岗教师经济待遇。 3、持续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可采用各中小学校集体备课、师生座谈、专家指导、互听互评等方式,尤其是加大网课管理和督课的力度,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探讨课堂教学新模式,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素质教育、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方向。保证学习活动、评价任务与教学目标一致性,确保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前置知识精准定标,尝试自学初探新知,精讲检测拓展延伸,实现课堂教学模式重构。围绕学校学生核心素养个性化表达,提供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增强课后服务供给,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发展。 欢迎关注·长沙市邵阳商会·官方公众号 AAAAA级社会组织 全国“四好”商会 湖南省“四好”商会 湖南省首批示范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