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通道者得全球,得物流者得天下”的商业俗语虽有夸大之嫌,但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交通、物流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领域的重要作用。
长沙市人大代表,长沙市邵阳商会十二组组长,民建会员,湖南广发隆平高科技园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娴婷认为,物流行业具有门槛低、从业人员多、服务产业广、融合消费深等特点,是做好“六稳”、落实“六保”的关键抓手领域。
推动物流降本增效,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在两会上,尹娴婷提出《全面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助力长沙“强省会”战略实施的建议》。
长沙市人大代表,长沙市邵阳商会十二组组长,民建会员,湖南广发隆平高科技园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娴婷。



促进长沙物流降本增效的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制度性”降本增效
建议组建由市相关领导牵头,由市发改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政府物流与口岸办等为成员单位的物流降本增效领导小组,与市物流产业链链办合署办公。
一是进一步明确全市物流管理牵头部门,增强管理职能,发挥引导市场的作用,推动建立与现代物流发展相适应的物流法规政策体系,推进全市物流领域执法能力建设,加强物流降本增效工作力度。
二是出台《长沙市支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物流降本增效政策,设立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全市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物流仓储等领域的标准化、绿色化、数字化、安全化发展,强化监管力度,重点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二)促进多式联运,推进“结构性”降本增效
以多式联运发展为抓手,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势和整体效率,着力提高铁路、水路运输比重,畅通各种交通方式实现物流降本增效。
一是推动中欧班列(长沙)集结中心与怀化东盟货运集结中心联动,在全省合作布局班列集货点,开行长沙——怀化固定铁路货运班列。
二是畅通长沙港与虞公港、岳阳港之间的连接,增强水上航道承载能力,加强长沙与上海、宁波直航航线发展,实现与长江黄金水道更为顺畅的对接,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
三是推进长沙港与长沙铁路货运北站合作开展铁水联运业务,为钢材、矿石、木材等大宗货物提供便捷高效的多式联运服务。加强长沙港汽车滚装码头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公水多式联运无缝对接,进一步提高商品车滚装运输作业水平。
四是支持国际集装箱拼装、海关进口指定监管场地、长沙机场航空货运代理等业务的发展,鼓励口岸平台企业提升口岸平台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国际多式联运效率。
(三)强化信息化赋能,推进“技术性”降本增效
一是加快物流信息资源整合。引导、支持企业建立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与长株潭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对接;鼓励口岸物流平台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升级,加强与长沙单一窗口实现数据对接。推进公路、铁路、航空、水运、邮政、供销、公安、市场监管、海关等领域相关数据的开放共享,着力破解物流领域的“信息孤岛”和“系统壁垒”,实现物流信息跨部门、跨区域、跨平台有效整合与互联互通,构建服务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网络。
二是推进智能化提质升级。引导、鼓励、支持物流企业运用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无人港、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物流设施设备;支持建设数字化仓库、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促进仓储智能化升级。大力发展网络货运、货车租赁、挂车共享、电子运单、“一站式”通关等数字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助力物流智能化提质升级。
(四)做强市场主体,推进“带动性”降本增效
一是引导、支持优秀物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它们在全省、全国或全世界开设分支机构,以企业集团优势带动物流业的降本增效。对首次获评3A及以上物流企业,三星及以上仓储认证企业、冷链物流企业进行奖励。支持全球500强企业、国内物流百强企业到长沙设立新公司、开展新业务。
二是制定《长沙市示范物流企业认定办法》,并根据认定办法对示范物流企业进行奖励。支持物流园区转型升级,对首次获批的国家级、省级示范物流园区进行奖励。
三是支持物流企业提高吸纳就业能力,促进物流从业人员保持稳定增长,通过物流企业降本增效促进就业。支持物流企业录用高校毕业生、引进高端物流人才和选派优秀人员参加各类物流职业技能大赛,鼓励在长高校设立物流研究机构或物流智库。
(五)优化产业结构,推进“高端化”降本增效
一是推动食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强科技创新,推进传统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二是加强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比,提升产业结构层级,促进物流降本增效。
三是促进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支持物流企业深度融入制造业采购、生产、分销等各个环节。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化冷库,购置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加快促进全市冷链物流发展。